儿童运动发展的几大阶段
起初,新生儿处于张力减退阶段,也就是说他们的肌肉是放松的。他们很快地具备了对头部的控制。与站立的姿势相反,坐姿不是以一种早期的反射形式预先存在的。
6个月大的时候,婴儿脊部变直,尽管那时他们的平衡感还不稳定。他们只有到了10个月大的时候才能保持端坐的姿势。9个月大时,婴儿会臀部向后突出地站立。在12到14个月大时,他们开始能够独立站立,但是会频繁摔倒。只有到了3岁时他们才算真正具有了平衡能力,并且能从跪的姿势学会站立。
13到14个月大时(根据婴儿的身体状况,在9到18个月之间变化),婴儿突然学会行走。最初,他们步伐蹒跚,走走停停,样子不好看,他们看着自己的脚,伸出手臂以保持平衡。也只有到了6—7岁时,孩子走路的样子才会跟成年人一样。
我们再注意观察一下婴儿上、下楼梯的变化。15个月大时,婴儿四肢着地爬楼梯。2岁左右时,他们能够一个人不用扶栏杆,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楼梯。到了4岁左右,他们能够左右脚交叉上楼。
婴儿在4个月大时具有了抓取能力,该能力是在最初的抓取反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借助肩部带动手臂胡乱地触碰物体。经历了抛物线阶段后,到了6个月左右,婴儿的肘和手腕趋于协调。8个月左右大拇指用来支撑手掌,也叫作下方夹持。从第9个月开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了夹持力并且逐渐熟练。
婴儿在4个月之前双手是完全互相独立的,互不协调。5个月大时,婴儿能够两只手分别拿着东西。6个月时,双手从协调变成协作,婴儿能将一只手里的东西递给另一只手。儿童通过模仿成年人,然后是自我模仿,开始形成了自己身体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整体的概念。
不论发育状况如何,儿童精神运动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顺序是不变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