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注意:请勿擅自停用阿司匹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市民突发心梗晕倒的新闻,如果及时送医院抢救,就可以挽救生命,脱离危险;如果拖延治疗,就会发生严重后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工作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发愈来愈多。不少高危患者在就诊后,医生会建议服用阿司匹林,但是有些患者发现自己血压维持比较稳定后,或者每天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便擅自停服阿司匹林。当然,停药不久后就有可能发生惊险的一幕。70岁的刘伯上周晨运时候突发心梗,幸亏被旁人及时送医院救治,捡回了一命,原来他也是因为擅自停服了阿司匹林,险些丧命。
如何看待“阿司匹林抵抗”?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超过一个世纪,它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是指,对于从未发生过血管事件的人群,采用各种措施预防首次血管事件的发生;二级预防则是针对已经出现心脑血管问题的患者,如心绞痛及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梗塞、冠心病等复发。
在我国,虽然不少老年人都已经有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意识,但是不坚持按时按量服用的情况还很普遍,很多人甚至不管医生叮嘱,擅自停用阿司匹林,造成严重后果。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随意中断阿司匹林治疗,易引起突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与安慰剂对比,阿司匹林可使患者死亡风险减少25%;与早期溶栓药合用,可使死亡率下降40%~50%。病情稳定后,应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75~150毫克/日)。
阿司匹林的合理剂量?
阿司匹林一旦有抗血小板作用,这种作用是持续性的,停服药物5~7天后,作用才逐渐消失,因此患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设定自己每日的服药时间。如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高,难以控制,需用多种降血压药物时,可将一种降压药物放在睡前服,并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降血压的作用。
温馨提示
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应听从医嘱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做好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而5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以下任何一个危险因素,即糖尿病、血脂异常、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肥胖、吸烟等,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获得相对好的耐受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