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明星 > 正文

炼油业的未来——原油直接制化学品

未知 2019-03-19 11:47

在成品油生产收益递减的困境下,原油直接制化学品 (COTC) 技术可能成为炼油商下一个发展方向。

成品油市场趋于成熟

目前,全球成品油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成品油市场的增长潜力,主要来自于新兴经济体中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的需求。据估计,2030 年前全球成品油的累计增长率仅为 0.6%。

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燃料效率的提高,将显着冲击成品油市场。再加上原油价格的空前波动,以及炼油行业炼油利润率的下降,炼油企业一直在为实现业绩增长而苦苦挣扎。因此,炼油企业越来越多地考虑通过一体化装置生产更多的石化产品,为快速增长的市场提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以取代成品油。产品需求不平衡注入动力

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利用一体化装置生产化工产品被提上日程。

在欧洲,随着主要道路运输燃料的柴油生产能力的扩张,副产了大量石脑油,这些石脑油可用于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现在欧洲约30%的石脑油来自炼油厂。在美国,汽油仍是主要的道路运输燃料,石脑油主要用于生产汽油,但现在页岩油和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乙烷供应量越来越大,乙烯裂解装置的原料成本也越来越低。在中东,此前在原油生产过程中伴生的大量天然气被白白放空燃烧掉,不过后来,中东地区也决定利用廉价和充裕的乙烷供应发展石化产业,以生产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沙特阿美与陶氏化学投资200亿美元的萨达尔石化工厂拥有26套生产装置,利用沙特阿美提供的廉价乙烷原料生产150万吨/年的乙烯及大约30种其他化工产品。

当前,从原油直接生产烯烃和芳烃等化学品,而不是通过以乙烷/或石脑油为原料的裂解装置或传统的重整工艺来生产烯烃和芳烃等化学品,已经成为市场新的趋势。目前,车用燃料(汽油、柴油)需求放缓,而烯烃(乙烯、丙烯)、芳烃(苯、甲苯和二甲苯)和碳四等石化产品市场快速增长,两者之间的不平衡给炼油和化工一体化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对综合生产商(主要是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和大型化工公司而言,这种产品经济价值的转变,让以原油作为直接原料生产化学品的思路尤其具有吸引力。

业内人士认为,对石化一体化装置的兴趣重燃,说明炼油行业希望通过多生产化工产品,来对冲燃油市场萎缩的风险,并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以便在利润率较低的情况下生存。“炼油厂配置与产品需求之间越来越匹配,这会推动炼油商加速石化装置的一体化进程,更加注重生产下游高价值化工产品。”业内人士表示。炼油商加快布局

COTC 项目在规模、复杂性、技术和项目执行技能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众多跨国石油公司均选在成本较低的成长型市场开展业务。

埃克森美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炼油和化工一体化,并开创了 COTC 的先河。该公司位于新加坡裕廊岛的 100 万吨/年乙烯装置与其炼油厂整合在一起,不仅共享公用事业等设施,还从炼油厂获得重质燃料原料用于烯烃的生产。

亚洲一些炼油厂同时拥有蒸汽裂解装置和对二甲苯(PX)装置,可提供高达 40% 的化工产品收率。该行业的预期是,未来炼油厂的化工产品收率将达到 40%~80%。

沙特阿美和雪佛龙鲁玛斯全球公司已经签署联合开发协议,旨在展示和商业化沙特阿美公司的热原油化学品技术。IHS Markit 相关人生预计,该项目年产约 470 万吨乙烯,预计转化率为 72%。这将是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规模最大的蒸汽裂解装置的 3 倍。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等其他资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