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心血管病治疗的怪圈,跳出来,你的身体更健康

未知 2019-03-17 15:52

人到中年,很多朋友多多少少都会有有一些疾病出现,对于中老年朋友,心血管病是最常见的,也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疾病,由于很多人对健康的知识匮乏,经常道听途说,或者受到部分医生的蛊惑,治疗上很不规范,甚至掉进治疗的怪圈,不仅病没有看好,花了很多冤枉钱,身体越来越差。

那么,心血管病到底存在哪些怪圈呢?小编根据多年的经验,为您总结几条,希望对您能有帮助。

怪圈一 血压越降越高

高血压患者目前2.7亿,真正能有效控制正常的患者不足10%。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患者都无法控制正常?关于原因,我想相关部门更应该好好分析。我从专业治疗的角度,分析一下原因和对策。

首先是生活方式没有认真调整。我们都知道一句古话,叫“山难改,性难移”,每个人形成的固定思维、固定的饮食习惯、固定的爱好等很难因为高血压病去把它改掉。比如喜欢口味重,吃东西要有油有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高血压患者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克,但你自己看看你的一天盐的摄入是不是都超过了12克?医生说要戒烟戒酒,试问,高血压患者,有几个真正做到了?

其次,是用药的问题。医生推荐的多是价格较高的药物,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就大打折扣。试想,每天叫你吃三种降压药,每天的价格都在10元以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吃得起?还有合并了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那么你的药费是否负担得起?

第三,还是依从性的问题。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目标明确,没用的事情不去做,治病也是如此。但试想一下,到底有多少患者愿意按照医生的吩咐,定期去复诊,定期测血压,及时调整药?我见过不少患者,长期血压都在160以上,但都是去药店买药,或者到医院直接开药,从来不问医生我吃药效果不好怎么办?

跳出血压越降越高的怪圈,你首先必须重视这个病,要科学对待,你要做个有心人,对自己的病要科普一下,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当无法降到正常的时候,要及时听医生的进行调整。我相信,只要你认真的做,80%以上的患者血压都能达标。

怪圈二 动脉硬化越治越重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在吃药,而我的血管硬化还会越来越重?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任何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组织器官肯定越来越老化,当然动脉粥样硬化也是越来越重的。但确实有一些人经过治疗确实改善了,病变减轻了,这些与每个人的重视程度和治疗药物的选择很有关系,当然和饮食习惯等更有关系。

要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和程度,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握动脉粥样硬化的原理,改“对症治疗”为“对因治疗”。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因素,饮食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这些危险因素,共同协同作用,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共同作用与血管的内皮细胞,使血管内皮发生炎症反应,脂肪细胞在内皮沉积。血液粘稠度增大,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对于有高危危险因素的患者,要严格按照生活方式调整,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怪圈三 支架放了为什么还会堵

很多冠心病患者最清楚,冠状动脉狭窄严重,就会被医生放支架。但很多人想不明白,支架放过了,病就应该好了,为什么没过多久,支架或者其他发冠状动脉血管又堵了?

其实,关于支架治疗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着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对支架的治疗颇有想法,为了避嫌,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查看胡大一教授的自媒体。这里我想讲一下支架治疗对血管的意义。

所谓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严重狭窄,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慌、甚至猝死等。冠状动脉的病变,和全身其他部位的血管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危险因素的增多,遗传基因的作用等,逐渐出现老化的过程,严重的地方看起来狭窄就很重,但有些地方虽然看上去不够严重,但如果把这段血管拿出来解剖看,其内膜下硬化同样也很严重,随时都会破裂、增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这样看来,支架的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定要重视药物的治疗,只有有效的预防,药物的干预,才能阻止病变的进展,有些人支架过后得意忘形,以为病就好了,然后继续抽烟喝酒,不认真服药,结果没多久就会陷入悲剧的结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