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迪南德·波尔舍先生的的小号——VW Bettle
与现在多数的家用车相比,甲壳虫确实不会是什么实用的车,但是因为它的外观依旧会有很多人去选择他。二三代甲壳虫多数出现在城市中,是多数青年的代步工具。第一代甲壳虫则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经典车集会中。
战争开始前的德国正在疯狂的建设的高速公路,只是人们好像还都买不起车。所以,那个长着可笑小胡子的男人表示:我们要设计一辆车,让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容易维护,能带着一家五口人在最好的高速公路上窜来窜去。
当这部车在1934年出现的时候甲壳虫的名字还没有出现,元首称他为KDF,即“力量来自快乐”,在拥有一个中二病十足的名字的同时,一项存钱买车的储蓄计划随之推出,每周存入五马克,只要几年就可以去换一辆甲壳虫。
当时纳粹还制作了KDF车的铅笔盒,上面印着一家人开着KDF车去海边旅行的图画,还有KDF车存钱罐,让孩子也能为家里买车作出贡献。
但是二战的爆发,让所有人的钱都打了水漂。那座由希特勒亲手奠基的大众工厂,在生产了几百辆KDF车之后很快变成了军用工厂,经过加强的甲壳虫底盘再加上柏林工厂运来的车身,成为了德军标配的Type62和Type82。
二战结束后,英国人接管沃尔夫斯堡的大众工厂,在废墟中发现了几辆KDF车,复原后的甲壳虫提供给了战胜国驻军。但是因为战争刚刚结束的原因,经济的持续低迷让工厂难以运营,就连负责工厂运营的德国人都希望能够让福特接管,然而福特拒绝了这个请求。
在1972年2月17日甲壳虫生产了15007034台甲壳虫,超过了福特T型车,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车型。在德国本土,甲壳虫以16255500的生产数量在1978年结束了生产,在墨西哥工厂,甲壳虫一直生产到2003年。
1994年大众推出了概念车Concept 1。第二代甲壳虫延续了Concept 1的设计,并在1998年上市。这一代甲壳虫由J-Mays设计(是那个设计了奥迪100的天才,不是开车很慢的James May),车身线条能用三笔画出侧面轮廓,曾经的后置风冷变成了前置水冷,德国人还难得有情调的在车里布置了一个花瓶。
第三代甲壳虫在2011年上市,它的卖车方式像极了它的兄弟保时捷,想要能打开一半的天窗?加钱!想在车尾加个Beetle标?加钱!感应雨刷?想什么呢,加钱!!!这一套套的选装套件像极了保时捷的行为,最后你的选择就是,要么少花钱开一台配置堪比你隔壁王大叔老捷达配置还低的车,要么让这台车的价格逼近三十万。
在2000年的时候,大众就以概念车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甲壳虫RSi,隔年生产了250辆,最后迅速地被德国人和日本人抢购一空, RSi搭载了一台24气门的VR6发动机,这台发动机让甲壳虫拥有了224匹马力,而317牛米的扭矩让原装的变速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1972年第一代时便推出了GSR,是gelb schwarzer renner的缩写,德语的意识是“黄黑赛车”。2013年甲壳虫又推出了GSR,限量3500台,动力只有209匹,尽管数据不如RSi好看,但这绝对能快过路上绝大部分的车了。
从1934年到2018年,虫子一共生产了八十四年,发动机由后置风冷变成了前置水冷,从0.96L到2.0T,从后驱变成了前驱,从24匹马力到近乎200匹马力。尽管它改变了很多,但是依旧会与不少的人会喜欢这台漂亮的小(dà)车吧。
???
阅读我的更多文章
小车始祖——MINI
比超跑还少见的廉价车——VW Up!
欧洲小小车-------BMW Iest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