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张常宁和李盈莹在中国女排的价值作用,网友热议一针见血
如何看待张常宁和李盈莹在中国女排的价值作用,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排球属集体运动,得分情况要看球队得分,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球队得分多,取胜才是王道。李盈莹得42分,球队却输球,如果郎平做得更好些,埃格奴得45分,还得输球,该总结的是意大利教练了。为了得到数据,我又重新统计一下世锦赛三场比赛,一场是6强对美国,一场6强对荷兰,一场是半决赛。和荷兰一场,没什么比较价值。
与美国队的比赛,过程如下:25:22,19:25,17:22 20:25(换李盈莹),中美得分比5:5,25:23(李盈莹),15:9(李盈莹),61:67(张常宁在场,得失分),45:37(李盈莹在场,得失分),这场比赛,其他人员基本没变,变的是张李,具备相当的参考价值。李盈莹后上场,体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手也会做调整,把发挥不理想的球员换下场。然而,张常宁主打,准备当然以张常宁为主,自然更充分,李盈莹上场必须打逆风球。整体看,张条件稍微优势但不大。从中国队得失分看,李盈莹在场的效果碾压张常宁。
与意大利一战,过程如下:12;19,18:25(李),国家对得失分6:625:21(李),16:25(李),24;25 32:30(李),国家队得失分8:55;6 15:17(李),国家队得失分10:11张在场,国家队得失分,41:49李在场,国家队得失分,65:68这场交错上场,不存在体力因素,和手感差别问题。但是,李替补却是逆风球,尤其是第一局。看数据,李的效果明显好于张。李上场,中国队得失分很接近,主要是地3局输得太多。因此,可以认为,上张主打,中国没有任何机会。李主打,中国队有机会。如果郎平能够以李主打,进行细致变阵准备,中国队有着不错的机会,如果从世界联赛开始就着手准备磨合李主打阵容,意大利不是中国的对手。
两场比赛总结如下:李盈莹上场效果明显优于张常宁,尽管李盈莹得分不多。球员全面不等于球队全面,上张常宁是守强攻弱,上李盈莹是攻守平衡。球员偏科不等于球队不平衡。事实上,不上李盈莹,上刘晏含也会比上张常宁的效果好。李盈莹得分不多,但任何球队都不敢放,有李盈莹的牵扯,其他球员得分变得容易,上张的牵扯则弱很多。这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到来,整体的体现。郎平显然知道李盈莹的价值,半决赛第四局关键分上李盈莹,很好地说明问题。但是,郎平似乎不愿意李盈莹太过出彩,否则,半决赛决胜局,就不应该让张常宁首发。半决赛指挥也存在问题,尤其是决胜局,张常宁上场,在前排是弱轮,李盈莹上场,在后排是弱轮。因此,合理的指挥不但要注意轮次,最好是两人交替上场,以减少弱轮的伤害,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李盈莹的发球威力。意大利心理几乎崩溃,是我们的教练挽救意大利。
通过李盈莹与张常宁的比较,很好地说明了问题。陈有泉当然知道杨艺有明显缺点,但杨艺却是不可替代的人员,单纯看杨艺进攻数据,和世锦赛看李盈莹的进攻数据一样愚蠢,一样要吞下失败的苦果。上杨艺,一传频频崩,不上杨艺,就会象辽宁队飞一传,直接输掉比赛。天津输球,是李盈莹对角溜边一传还顶不住,进攻不足,这才是输球的原因。
李盈莹的进攻对对手的拦网牵制力很强,面对荷美强队三个拦网敢于不用轻拍或乱勒的年轻边攻没几个,尤其是被拦之后迅速调整能力。如果在瓜非要让她接六轮,干脆直接上张接六轮好了。目前张六轮,宇四轮,朱二轮。一般强队可以一战遇超强,可以变张六轮打接应,宇五轮打小主,朱一轮大主,进攻不足,李换宇,朱李各三轮。或撤下宇,上双自由人保朱一点攻,朱累了换上李,朱李轮砸。李接好三轮一传,定打主力,一时练不出来,也是瓜进攻的最重要的补充。朱休息的时侯,李盈莹是替朱接二轮一传打大主最佳人选。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