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还是考研好,这4大核心区别,你必须知道!
四月草长莺飞,是准备考试的好时节!对于大四和研三的同学来说,考研、公务员考试已经临近尾声!而对大三的同学来说,即将面临着人生重大选择:要不要考研和要不要考公务员?
我们先看看2019考研的形势,来感受一下。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改革开放40年来最高纪录。而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2020年考研人数只会增不会降。
同样考公之路也是千军万马!以江苏省考为例,去年江苏省公务员一共招聘8559人,报考成功322332人,而2019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招录6507人,报考中成功319040人!
招录人数减少的背后,一定也意味着岗位的减少与报考难度的增加!最主要的,就是省级机构改革,各个不同单位的合并,隶属关系的调整,直接减少了招录的岗位与人数,尤其是国地税的合并!要知道,去年光是地税系统全省招录人数就有501个!
有网友提出:考研考公都很难,到底该怎么选?
其实,选择考研究生和考公务员之间的本质区别,应届生很容易忽略掉。
考研是求学晋级,跟学历有关;考公务员是求职选择,跟学历晋升没有关系。
说白了,考公务员就是一个职业的选择,未来无论是从政还是从事各项研究,想进入国家机关单位、司法系统、公安系统都需要先考试后进岗;
而考研究生或者获取博士学历,决定的就是你进入这些高大上单位的“起点”,两者可以并行选择,也可以先考研后考公。
那么为什么要在大家都鼓吹“公务员辞职创业获成功人生”的社会偏见之下,依然要坚持公务员行业的就业前景呢?
公务员:资源的绝对优势
国家背景之下各个岗位的公务员们,最不缺的就是资源。能考入公务员行业的大多都是人才中的人才,所以人才优势、政府平台的优势、人脉优势,都是这个职业成为不可撼动般存在的根本原因。
公务员:考试规范、岗位晋升的合规
考公相比考研战线没有那么长。有很多心态不好的考生,在考研复习期间就因崩溃而半途而废,而考公不会那么折磨。
公务员考试也更加公平,压分现象没有考研那么明显。单看面试,公务员考试多采用比较公开透明的结构化面试,不像考研复试的人为因素那么多。
考进公职系统内,研究生的学历对应的待遇和职位级别,跟本科生的有着很大区别。当然考上公务员后,也可以继续在职深造提升学历,单位还有教育补贴,又能工作又能考研,何乐而不为呢?
公务员行业选择范围极其广泛
作为21世纪大学生,应该有很多同学心中还有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那么从事公职工作,也很能让你感到满足。造福百姓也是一种人生追求,回到家乡参与建设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村官、军队文职、工商局、劳动局、法院、检察院、公安系统、外交部、商务部……这么多吸引人的单位,都开放招聘,有的甚至对社会人士开放招聘,你有再大的理想都有路可寻!
考公考研并不冲突
有的同学看到这里,还是决定考研。然而即使考研,也可以同时准备每年年末的国考,两手准备也是可行的。如果考研没有成功,还可以选择上半年的省考,考公也是可以突击准备的;如果考研成功,毕业后再考公也非常好,比如有些岗位只收研究生,这时候就有竞争力了。
无论如何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同的追求适合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