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大数据与工人智能”版图全新升级
图说: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产品部总经理张敬谊发表讲话 来源/主办方供图(下同)
昨天,由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主办、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题论坛在沪举办。论坛以“智能数据,共筑全民健康”为主题,围绕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政策解读、大数据与医疗前沿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核心热点问题展开对话,探讨了技术趋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眼下信息科技正在历经跨越式发展,以健康大数据为驱动信息行业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大数据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并把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和提取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给人类带来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万达信息推出“上海健康云”APP,作为市民健康服务的总入口,统筹了上海市卫生健康信息惠民资源,凭借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市民提供“互联网+医疗健康”新型智慧服务。目前,已实现16个区和2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注册370余万用户;体征测量人数超191万人,测量1835万人次;健康档案查询31万人次;接种查询3.24万人次。“健康云”平台上慢病管理患者近91万,成为一个面向市民、医生、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的健康服务平台。
在本次论坛上,万达信息提出了全新升级的“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版图,分别从数据融合、技术赋能、服务精细三个角度,提出了“融”、“专”、“实”三个关键字。立足医疗、健康数据,关注更广泛、体量更大的表型、基因、代谢等生物医学数据,关注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基于以往大而通用的技术,向精准化、可及性、落地化、安全可靠方向演化,聚焦更智能更可靠的技术,提供精细化服务;更加关注真实世界的医疗健康刚性需求,扎实推进服务管理、服务临床、服务科研、服务患者的智能化应用,切实提升服务能力,为行业、产业及社会带来有价值的服务。
目前,上海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规划布局方面正加快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举措,聚焦重点领域,推动理论和基础研究,打造AI+医院等十大应用场景,也积极引进一大批的国内外的龙头企业加速形成技术、人才、产品、应用的创新链。全市从事医疗大数据的企业和机构已经超过100家,万达信息也建立了医疗、能源等七家大数据的联合创新实验室;在公共数据治理和开放领域,万达信息在国内率先建立上海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的管理办法,最近也正在制定公共数据开放的管理办法。
近几年,经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的不懈努力,上海在数据开放和创新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万达信息依托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的开放内容,已基本覆盖各市级政府部门主要业务,涵盖了资源环境、道路交通、信用服务等12个重点领域,累计开放数据资源超过2100项。围绕着城市+安全、城市+健康等热点领域,已连续四年举办上海市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累计吸引国内外5000多人次的大赛,已经有一大批的优秀作品得到了风险投资并孵化落地。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