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房产 > 正文

沪年内将制定完善节水行动方案 在崇明试点节水型社会建设

未知 2019-05-16 09:50

记者从昨天启动的“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了解到,年内申城将制定完善节水行动方案,同时,在崇明区试点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将节约用水全面上升为全民行动。

1公斤黄瓜耗水量仅13升

昨天,记者来到崇明基地,该处致力于打造生态循环型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虽然基地只有220亩土地,但结合了现代化玻璃温室种植蔬菜和铁皮石斛、塑料大棚蔬菜土壤栽培、露地蔬菜和果树有机栽培、水稻、蓄水池养鱼、鱼菜共生、林下养鸡养羊等,实现优质生产和生态平衡的目标。

让人惊讶的是,这里养殖使用的全是顶棚雨水收集系统后净化而成的水源。2.1万平方米的温室,一年可回收雨水2.3万吨,循环利用。通过雨水回收、鱼菜共生技术、营养液回收消毒利用和串级利用技术(温室废弃营养液利用到大田作物中),实现水、肥高效利用,生产1公斤黄瓜耗水量仅13升,而传统农田灌溉模式的耗水量为其10倍。

该基地建设了蓄能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使基地成为“海绵”农场。保证了地下水100%回灌,减少CO2排放57%,运行成本低于燃煤。项目采用“冬灌夏用、夏灌冬用”的含水层长季节储能技术,系统实现进一步节能:冷水井温度可以降低到8-14℃,夏季可直接取用这部分冷水进行温室降温,能效比可达38左右,并可大大减少使用热泵机组制冷的时间。该技术目前已推广到上海鲜花港节能温室上进行应用。

制定完善节水行动方案

此外,市水务部门连年来稳步推进浦东新区、青浦区、金山区三个国家级和闵行区、嘉定区、奉贤区、松江区、宝山区五个市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去年,本市万元GDP用水量23立方米/万元,比2017年下降8.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0立方米/万元,比2017年下降4.8%;人均日居民生活用水量120升/人日,比2017年增长0.8%;累计完成各类节水措施839项,最高日节水量4.48万立方米。

今年,上海市还将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将节水行动贯穿于“取水、制水、供水、用水、排水”全过程。年内制定完善上海市节水行动方案,从农业、工业、城镇节水减排等方面,重点推进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节水减排科普宣传等工作,积极探索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在多个行业领域中的应用。

完成合同节水单位50余家

值得一提的是,申城还建设了一批合同节水试点。用水单位与有节水技术的第三方签约,托管相关节水工作。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完成并运行合同节水的单位50余家,主要采用的模式为用水托管型与效果保证型。

金山亭林医院采用的就是用水托管型的合同节水模式,以此建设了一套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在平台建成后的一个周末,平台诊断到医院管网出现紧急异常提示,并通过移动端向医院快速反映具体位置。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是太阳能爆管,短时间浪费了10万多升水。按照该医院一个月抄表一次的习惯,抄表员通常只有在抄表时才能发现漏水异常。及时抢修后,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今年,市水务局还将结合行业用水实际,从公共机构、公共建筑、高耗水行业、高耗水服务业等领域中选择月用水量在10000立方米以上的单位中进行推广,重点在政府机关、学校领域打造一批合同节水示范项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