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明星 > 正文

“中国智造”风生水起_0

未知 2019-06-13 14:08

  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

  在位于湖南长沙高新区的威胜集团车间的一条产品检测线上,记者见识了什么叫钓鱼检测:为了测试智能检测线的准确性,工作人员会故意投放一些不合格产品,测试能不能检测得出。

  威胜集团以智能电能表的生产服务为主业,今年被工信部确定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公司副总裁兼运营总监郑小平说:我们将用3年时间,建成信息化系统全覆盖的数字化工厂。

  从曾经的人海战术到如今的智能制造,智造业正在中国崛起。

  智造改造,老重器焕发新活力

  初冬寒风瑟瑟,在湖北武汉船用机械有限公司工厂车间内,建设热情却空前高涨。今年,武船倾力打造的船海工程机电设备数字化车间成为船舶行业唯一成功入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正在进行最后收尾冲刺。

  全面数字化+核心智能化,这是武船2013年开始实施规划的智能制造目标。目前,通过加工、装配、焊接等各个单元逐步突破,公司已经实现了关键加工过程的智能化。武汉船机公司董事长马聚勇告诉记者。

  智能制造技术,改变了传统造船术。今年上半年,在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武船逆势上扬,扭亏止损。

  不仅在武船,如今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借由智能制造,重新焕发生机

  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能物流传输及仓储系统、制造执行系统、智能制造管控平台等系统建设,实现了车间的数字化管控,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0%,研制周期降低30%,能源利用率提高15%,生产效率提高了20%。

  美的集团武汉分公司通过对空调生产线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将单条生产线的一次组装合格率由97%提升至99.9%,减少仓储面积46万平方米,将供货周期由24天降至9天。

  脱胎换骨,打造制造业新名片

  今年3月,投资1600亿元的国家存储器项目落户武汉光谷。这里,曾经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而今,储存器项目不仅将支撑武汉形成万亿级的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更将填补中国主流存储器领域的空白。

  新中国建立之初,武汉聚集了武钢、武重、武船等一批武字头企业,使武汉一跃成为中国工业重镇。现在,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武汉造,已经成为武汉的新名片。

  从钢铁到汽车,从汽车到光纤,从光纤到芯片,武汉制造业在不断升级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武汉市市长万勇说。

  在湖南,该省发布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12大重点产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发起总动员。

  今年前3季度,湖南工业经济加快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产业、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高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占比分别提高1.1和1.7个百分点。

  倒逼转型,创新驱动唱主角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国际顶尖技术的IGBT芯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私人飞机近年来,高端制造成了湖南株洲的新名片。

  株洲是老工业基地,10年前,这里的企业粗放生产、污染严重。如今,株洲实现了从污染城市向全国文明城市的转变,发展路径从黑乎乎变为绿油油。

  环境美了,人才留住了,产业升级了。近年来,株洲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高端产业迅速崛起,其中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总收入超过了1000亿元。

  我们正在打造中国动力谷,仅去年就新引进10名院士在株洲设立院士工作站,引进各类创新主体60多家。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介绍。

  经济下行压力下,制造企业纷纷推进智能化,倒逼企业转型,谋划智能制造再创业。

  在长沙,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威胜集团等230家企业启动智能制造改造升级,焕发新的生机和动力。从长沙正在进行智能制造试点的企业来看,智能化改造后其生产效率会提升45%。武汉市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63%,中部地区在智能制造的创新驱动下,驶上快车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