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萌生百亿产业 智能交通时代悄然到来
如果能有一种技术系统,可以颠覆传统的车辆拥有方式,让人们跳出个人而变为一个整体来分享车辆的使用,会是怎样一种状况?如果能有一种技术系统,可以实时为我们的驾驶技术和方式进行打分评价,并且帮助导航寻找最畅通的行驶路线,或者可以自动装载我们的物品,提供机场接送之类的房车服务,会是怎样一种场景?
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车联网为代表的智能交通时代,已经一步步走近我们的生活。它不仅仅只是一项技术的革新,或者车辆的简单连接,而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那时,汽车生产商就可以通过与通讯行业等希望为车主提供终身服务业务的公司合作来资助用户买车,提高销量;保险公司就可以借助车联网寻找最优的车主客户;政府部门则能够借助技术系统监测个人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此决定免税或者加罚。
智能交通发展新动向
车联网就是汽车移动物联网,是指利用车载电子传感装臵,通过移动通讯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从而对车、人、物、路、位臵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的网络系统。只与人-车相关的部分在国外叫车载信息服务系统(Telematics),也就是狭义的汽车物联网。Telematics是以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平台,通过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网,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交通信息、紧急情况应付对策、远距离车辆诊断和互联网(金融交易、新闻、电子邮件等)服务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车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辆汽车都可以被视为一个超级传感器节点,通常一辆汽车装备有内部和外部温度计、亮度传感器、一个或多个摄像头、麦克风超声波雷达,以及许多其他装备。目前,一辆普通轿车约安装100多只传感器,豪华轿车传感器甚至多达200余只。此外,未来的汽车将配备有车载计算机、GPS定位仪和无线收发装臵等。这使得汽车之间,以及汽车和路边基站之间能够无线通信。这种前所未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扩展了计算机系统对整个世界的感知与控制能力。
车联网的发展趋势
1,商务模式多元化。上海通用汽车e路享推出免费的前装车联网服务,e路享利用智能手机、语音识别等新技术,实现了商务模式上突破,引领了车联网拥抱移动互联网的风潮。
2,服务形态多元化。由前装到后装,从车内到车外,车联网服务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车主的生活当中。德尔福MyFi通过云技术和主动安全系统帮助提高驾驶安全指数,阐释其安全、绿色、互联理念。
3,细分市场多元化。车联网市场由乘用车到商用车甚至延伸到保险行业。以一汽集团为例,其D-Partner平台在架构设计之初,就将商用车和乘用车放在一个大平台上综合考虑,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4,主导力量多元化。整车厂仍然扮演着车联网第一推动力角色,这从宝马、上海通用、东风日产、比亚迪等车厂的提名或获奖即可验证,但整车厂不再是市场的唯一驱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首当其冲的是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他们纷纷加大对车联网业务的投入。
目前,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的车联网,首期投资已达百亿,一些企业也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车联网。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车厂作为车联网的主导角色,是整条产业链的价值利益枢纽。他们向技术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提出开发需求,向最终客户大力促销、卖车,从而获利,进而将这些利益转嫁给产业链中的其他角色。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们国内还没有有关车联网样本试验的消息披露。
在国外,美国相关科研机构,已经结束了第一阶段的样本试验,2012年秋季,NHTSA在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AnnArbor)市对上述交通管理新理念进行了测试,所投入资金达2500万美元,参与测试车辆达3000台。在这些参与测试的汽车中,每一台车都能向位于自己附近的测试车发送或接收信号。每台测试车都安装了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每秒钟能够向周围100英尺之内的汽车发送约10条信息。如果某台车距离过近或违规驾驶,该管理系统将向该车驾驶员发出提醒。提醒包括发出撞击声、蜂鸣声或振动声,具体方式视不同管理系统而有所不同。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上近日宣布,已向美国立法部门提出一条建议,即提议到2014年时,要求美国所有汽车厂商必须为自家所生产汽车安装电子记录设备(ERD),以方便NHTSA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最终达到减少车祸目的。车联网在美国真正应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