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人可能易患食道癌,医生提醒:饮料别再这样喝了!

未知 2019-05-04 15:01

近些年来食管癌发生率和致死率都非常的高而且还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同样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区,吃同样的食物,饮同样的水,为什么有些人患了食管癌,而有些人却安然无恙?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牵头刚刚完成的有关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从分子水平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携带cl/cl基因型和GSTM1基因缺失基因型的人比不携带者罹患食管癌的风险高8倍。这项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食管癌病因和为制定对象明确的预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相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2万人因为患食管癌而死去,而我国是食管癌的发病率很高,仅次于胃癌。食管癌的临床治疗虽有进步,但效果仍然令人沮丧,5年生存率不到10%,因此,预防发病将是21世纪食管癌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均认为,经济、有效和实用的癌症预防有赖于“个体化”预防,而要做到个体化预防,就必须弄清楚谁更容易患食管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林东昕教授率课题组,特别研究了我国食管癌高风险个体致癌物代谢基因多态和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基因多态对食管癌易感性的影响,并取得重要结果。他们经过较大样本(2200余例)的病例对照研究,解析了10多个致癌物代谢和DNA修复基因多态与食管癌的关系,发现Rsal识别的致癌物代谢酶CYP2E1基因的cl/cl基因型和GSTM1基因缺失基因型是中国人食管癌的遗传易感因素,这两个基因有显着的协同作用,携带这两种基因型的人罹患食管癌的风险比不携带的人群要高出8倍。

他们还研究了3种不同CYP2E1基因型者肝脏CYP2E1酶的表达和活性水平,发现其活性水平cl/cl基因型>c1/c2或c2/c2基因型,阐明了CYP2E1基因多态影响食管癌风险的生物学机制。上述研究结果大多已在国内外杂志公开声明,而且多数为国内外第1次报道。

喝过烫饮料会增加食道癌患病风险

最新的研究发现,喝滚烫的加奶咖啡和茶,会提高患食道癌的危险程度。这项研究发现,喝极烫的饮料,可以提高4倍的患癌症的危险。

这项最新的评估报告发表在15日出版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报告指出,在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的研究发现,这些地区的人们通常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大量吃肉、摄取动物脂肪、摄取大量盐,会加速这种危险。但吃大量蔬菜水果、谷物和喝绿茶,可以减轻上述危险。例如,规则地吃水果,可以降低63%患癌症的危险。在此次世卫组织的评估中,非常热的饮料被列入了2A级(很可能致癌),与之被列入同一类的有高温油炸食品和高温油烟等。喝非常热的饮料,可对食道产生慢性热损伤的致癌结果。调查发现,喝极烫的一种南美的茶mate,会在男人女人中显着增加患癌的比率,不管他们是否抽烟喝酒。喝酒很凶的人,喝烫饮料会加重致癌的结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