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追寻历史记忆首届深港中学生田野研习活动落幕
参与学生对田野研习成果进行汇报。
领导嘉宾们合影留念。
深圳新闻网4月18日讯(记者 何静 实习生 陈宇祺)4月17日下午,第一届深港中学生田野研习成果汇报会在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学校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和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由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学校和香港中史教师会承办。
会议开始,学生们以小组团队为单位进行了汇报。除了演讲讲述,学生还以创新的漫画记录及舞台剧的形式进行了别样的展示,获得了现场嘉宾与其他在场成员的赞扬与肯定。
据悉,第一届深港中学生田野研习活动的开展时间为2019年的元旦假期期间。40名来自深圳石厦学校和香港的学生进行小组组建,在中山大学教授温春来、任建敏的带领指导下,同学们完成了在石厦村的潘氏宗祠、碉楼、大榕树和杨侯宫等地,和石厦星光老人之家、大鹏所城的线下采访。并基于三天的理论指导与实地田野实践,完成了小组田野考察初体验的报告。石厦学校学生们的报告内容丰富:有对田野调查技能和方法的习得,对历史人物和历史变迁的感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深港两地中学生的交流互动感想等。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温春来教授点评道:“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积累,还锻炼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同学们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并且对于学生们在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展示形式等各方面进行了肯定。“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生活在深圳这个伟大的地方,和我三十年前的学习基础和平台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希望你们能在这样的进步下充满抱负,在知识、思想和文化上做出贡献。”温春来教授对此充满了希冀。
会议最后,福田区教科院国际部李红梅部长简要介绍了即将到来的第二期深港田野考察的方案概略。“第一届深港中学生田野研习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离不开每一位深港师生的精彩表现。而活动还有深入和优化的空间。第二期的内容、地点和形式都将会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李红梅介绍道,第二期深港中学生田野研习活动暂定于2019年暑假7月14日至16日进行,活动地点定在了西樵山。西樵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山大学历史系的田野基地,而第二期将继续与中山大学历史系进行进一步的合作。
对于第二期参与的深圳师生,将优先从第一期的优胜者和表现优秀者中进行选择,同时也欢迎福田区对此感兴趣的历史教师前来报名。而在香港师生方面,将把参与师生的名额扩大至30人左右。对此,李红梅解释道,“香港方面对我们的活动热情高涨,所以我们想尽量把影响面扩大。深港交流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老师,对于所有香港同胞来说,都需要有一个走近祖国怀抱的机会。这对于了解中华文化,提升对祖国的认同感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