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奇闻 > 正文

中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大名校排行

未知 2019-10-13 15:1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在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分为A+、A、B+、B、C五个等级,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A+等级排名前十的专业院校。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众所周知,是我国老牌的实力最强的理工科院校之一。在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该校的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简称电机系),并且据称该系都是公费(不知真假)。电机系成立于1932年秋,建系之初,系主任由工学院院长顾毓琇兼任。该系培养了很多杰出校友,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电机系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取得了多项教学与科研成果,1997年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质量电工学科高层次人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共获得26项国家科技奖、10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和50多项国家专利。在1998年和2002年的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均以四个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的优势成为全国高校同类系中重点学科最多的系。

  清华大学在电机系实施了三个211工程教学基地建设子项目,分别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120万元;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建设,投入经费135万元;电类测试与检测技术教学实验中心,投入经费140万元。985教学基地建设子项目则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教学实验室,投入经费230万元。

  此外,电机系还设有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一些国内外企业的资助下建立了多个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室,包括:清华―日立单片机应用联合试验室、清华日立工业控制器培训中心、清华大学―惠普公司联合电子实验室、清华大学―美国德州仪器联合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兴学科对传统电工学科的交叉渗透,使电工学科各个专业具有更广泛的共同基础,并且专业界限变得模糊。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具有更宽专业口径的高层次电工学科的人才。因此,自80年代初开始,电机系就不断进行专业改造,并于1989年正式将原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机三个专业全并为一个宽口径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得到了国家教委的认可,列入了全国专业推荐目录。

  该专业培养有关电能的生产、输送、应用、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技术的宽口径复合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力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电力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该专业包括的主要方向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技术及其信息处理、电机及其控制、电路系统与电磁场工程、电力电子、电气检测与诊断等。

  并且,专业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该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对高年级学生还开设一些适应性强、覆盖面广、有利于就业的有关学科前沿科技发展的选修课程。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原电机系)的前身电工专修科创建于1908年,是我国高校同类学科创建最早、学科设置最齐全的学院/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

  电气工程学院目前主体学科为电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并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学院下设4个系:电机电器及其控制工程系、工业自动化系、电力工程系及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1个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并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电气技术创新实验室、智能电网保护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先进直流电力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

  在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从事集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设置有:自然科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机学、现代测试技术等。高年级可根据社会需要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课。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受到电气工程、自动化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基础训练。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面宽,适应性强,具备解决既有强电又有弱电的宽口径专业问题的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该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该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其历史渊源于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南方主要大学的电机学科,于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合并组成华中工学院电机系,1988年改称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2001年建制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本学院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二。

  学院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所属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首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3个学科为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本科生招生和培养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学科覆盖了国务院学位办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的所有五个二级学科,即: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并在国内率先获准设立了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和电气信息检测技术两个二级学科。

  学院拥有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聚变与电磁新技术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电力安全与高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置教育部工程中心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基地,拥有现代电力系统安全技术脉冲强磁场科学与技术两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学院正在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建成后的国家脉冲强磁场中心将成为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

  在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其主要课程为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简称电气学院)由原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发展而来。该系历史悠久,始建于1920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电机系之一。电气学院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设置有电机工程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应用电子学三个系和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三个系下属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所属专业学科主要领域涉及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学院设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共享)、电子科学与技术(共享)三个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十个二级学科,其中九个博士点、十个硕士点。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五个二级学科,另有系统分析与集成为省重点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为省重点扶植学科。电气工程学科先后被列入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力电子、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人才。并且在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该专业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专业核心课程,走进导师的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

  浙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继电保护、高压、电机及其控制、电气装备及其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电气控制、自动控制元件等实验室。设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电机及其控制、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四个研究所。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计算机软件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等课程。高年级根据社会需求,分设电气装备的控制与设计分析、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的电气设计与运行等方面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

  该专业毕业生有广泛继续深造机会和广阔的就业去向,不仅在电力工业和电气产业有大量需求,还受到信息、电子、机械、运输、商检、外贸等行业及诸多高技术领域行业的欢迎。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该校电气工程学院,该学院是原电机系、电气工程系,始建于1936年,是重庆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该学院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拥有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全国仅有5所高校,包含5个完整的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工学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5个电气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高电压输配电装备安全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全国电气工程类国家创新群体仅有3个)、111国家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全国电气工程类国家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仅有2个)、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在2006年和2012年两次全国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300余个同类专业中排名位于前5位。该院电气工程本科专业2007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院的发展目标是以扎根重庆、立足西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为战略,以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需求为导向,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和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水平和活力,以培养电气工程专业人才为根本,建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

  目前,学院下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6个系及建筑电气与楼宇智能化、电工技术、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及系统信息监测、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6个研究所。并且,还与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杜伦大学、华威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威斯康辛大学,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相关学科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和常态化的学术科研交流机制;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Sacramento分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工程实践一体化的1+1.5+0.5硕士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办学,进行电气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启动了UC-CQU项目,组建了CQU-UC电气班。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宽口径本科专业,隶属于该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该学院另一个宽口径本科专业是自动化。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前身是1933年成立的北洋大学电机系,素以严谨治学、务实求真而闻名。先后培养出以原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叶培大院士,发电工程与设备专家梁维燕院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贺家李教授,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余贻鑫院士,国际电机领域知名专家陈之藩教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各类杰出人才。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分别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学院所属的8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为国家重点学科。此外,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2个宽口径的本科生专业。每年本科生招生规模在330人左右,研究生在3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约240人,博士研究生约60人)。

  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包含了学院原下设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拥有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并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该专业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和计算机房,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其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电力工程及电气工程设计、运行、研制和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天津大学,该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有:电路理论、电机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力工程基础、计算机技术等,从三年级开始,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为从事电力系统(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及其自动控制与保护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为从事工业企业电气化和自动化中的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的设计、试验及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应用技术和研究能力的训练,拓宽知识面,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

  并且,该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为知名科研院所、全国各大电力公司、高等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公司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历年来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该校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前身是电机系,建立于1952年,是我国高校中建立最早的电机系之一。电气工程系设有7个研究所、4个研究室;2个教学实验中心,其中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3个面向全校的技术基础课教研室:电工基础教研室、电工学教研室、电子学教研室。

  电气工程系现有1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包括5个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其中电机与电器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综合水平在2007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第7。1998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获准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系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硕士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立于1952年。该专业一直是哈工大的教学标杆单位,本科教学评估中教学效果、实验室建设,学生成绩、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为优秀,并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高度赞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有5个专业方向: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建筑自动化。培养从事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被批准为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通过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该专业主干课程有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电机学、计算机组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工业控制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并开设各专业方向的选修课;学生同时受到电工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实践训练。

  在专业建设中,既注重其传统内涵强电为主,要求学生了解发电、输电、用电的全过程;又与时俱进,引入了先进的信息类课程。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强弱电并举,软硬件结合的知识结构,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领域,目前学生的就业情况在各专业中居于全校前列。毕业生主要到国家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工作。随着航天、国防以及电力事业的发展,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正在大幅增加,该专业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该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该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前身可溯源至百年前的电机专科,具有中国电气工程师摇篮之美称。学院目前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微纳电子学系、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软件学院、信安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中心和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校级平台。

  学院建设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七个一级学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共有国家级研究基地8个,省部级研究基地14个,以及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

  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电气工程学科,现为上海市重点学科(1996年批准),并设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批准),并于2005年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同学科中第一名),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批准)。下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电工理论及其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本学科下属的五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

  并且,该学科还拥有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电力传输与功率转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气绝缘与热老化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风力发电研究中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

  该专业以电气工程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为基础,研究电气系统的设计、控制、通信、管理以及信息的拾取、传输和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及方法。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电气工程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电机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磁兼容技术等。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电力系统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熟悉电力工业的科学技术与发展,获得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技术人才。

  该专业主要课程设置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等。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包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及信息技术4个专业方向。学生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一个专业方向的基本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职业目标是电气工程师。

  该专业毕业后,学生就业去向有电网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超(特)高压公司、电力科研开发部门、发电厂以及与电力生产密切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公司等。

  东南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3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系。从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到今天的东南大学都一直设有电气工程相关学科和专业。电气工程学院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一期、二期的重点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副主任单位。

  该校电气工程学院现设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电气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二级学科,其中,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二级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另外,还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006年6月又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拥有Rockwell自动化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机实验室、微特电机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近年新建了伺服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市电气设备与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东南大学-香港德昌电机联合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所、东大-中电联合研发中心、东大金智联合研发中心、东大南自通华电力电子研究中心、东南大学风力发电研究中心等,强化了科研与经济建设的结合。

  电气工程学院与境外数十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亚琛工业大学(德)、苏黎士工业大学(瑞士)、谢菲尔德大学(英)、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巴士(BATH)大学(英)、伦敦城市大学(英)、斯德莱克德大学(英)、伊阿华州立大学(美)、爱知工业大学(日)、莫纳什(Monash)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澳大利亚)、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每年都互派学者讲学,交换留学生,开展联合科研等。

  另外,每年都派出10多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2005年成功举办了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第八届国际电机与系统会议,2008年又成功举办了DRPT08国际学术会议,提高了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学术地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