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科学 > 正文

3D打印技术面向个性创新 未来制造业趋多样化_0

未知 2019-05-26 11:47

  过去的一年,3D打印技术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新兴技术之一,甚至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为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3D打印行业的一员,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对3D打印技术充满激情。在他看来,相比传统焊接,3D打印在高端零件修复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它是革命性技术,还不是颠覆性技术,目前很难替代传统制造业。

  去年10月,中国3D打印产业联盟成立,标志着国内3D打印产业的资源整合步入新阶段。

  作为联盟秘书长,罗军对联盟未来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就是要搭建平台,实现抱团发展。据介绍,联盟首批选择了10个工业城市集中建设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青岛即是其中之一,选址青岛高新区,将建3D打印技术的产品展览展示中心,科普和教育中心,加工和服务中心,研发中心。罗军透露,此次将和青岛市进一步洽谈合作,将结合2014青岛世园会开发3D打印工艺纪念品,结合青岛发达的家电业研发新材料应用。

3D打印技术

  罗军预测,未来三年中国3D打印技术市场规模可以达近百亿元,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3D打印市场。面对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3D打印正成为各地政府招商热点。据了解,目前,青岛已把3D打印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编制了3D打印产业行动计划,以该产业为主导的科技园计划不久后投入使用。此外,珠海、武汉、成都等城市也已开始兴建3D打印产业园,并在资金、土地、配套政策上给予支持。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达了担忧:对于一项新兴技术的培育,仅凭热情远远不够,要理性、客观、科学地规划,避免在发展初期一哄而上,形成恶性竞争,要防止3D打印技术步光伏行业后尘。目前3D打印的行业规范和标准还没建立起来,国家层面的发展纲要或规划也尚未出台,市场成熟度不够,商业模式也有待进一步创新。从目前看,3D打印应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带动并引领传统制造业升级,这也许是大势所趋。

  3D打印还面临着材料和应用瓶颈。目前,国外3D打印的材料已有100多种,而我国国产材料仅有几十种,许多材料还依赖进口,价格相对高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