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机器换人”发展现状及策略
近来,一股智能装备替换劳动力投入的机器换人热潮,正在席卷浙江、广东、江苏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引起各方关注。为什么要机器换人?地方政府有哪些政策力保机器换人?机器换人又会产生哪些后遗症?如何解决?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机器换人?
浙江立马云山纺织公司,去年购买4台自动穿孔机,每台可以代替10个穿孔工人。企业负责人称,这是被逼出来的办法。一方面用工成本越来越高,每年都在涨,另一方面想招到熟练的操作工越来越不容易,干脆投入资金买机器,不再年年为招工发愁。
近期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机器换人的现象,多数是在用工压力下采取的应对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郑东亮所长说。
今年上半年,杭州市经信委等组成调研组,以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的形式,调查了杭州市与机器换人有关联的120家工业企业,并选取较符合要求的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84家受访企业中有84.5%存在用工缺口,有超过94%的企业对推进机器换人有迫切需求。
在位于杭州下沙的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内,近一半的人工生产线,目前已换成了先进的自动化机器设备。我们的产能现在提升了约50%,生产员工同比减少约10%。以前生产一个阀体,需4道工序,在4台机器上依次完成,现在全程都在一台机器上完成,而且可以进行远程诊断,每班只需配备3人操作。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姜雨龙称,这台定制的多工位组合加工自动专机加盟后,单位生产效率提升了20倍。
机器换人后,流水线上人工接触减少,产品的不良率也降低了25%左右。戴昌苗说,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面对加工装备行业熟练工难招的困难,企业提高自动化程度,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砝码。
而除了确保产品质量外,招工难也逼迫着企业尽早尽快下这步棋。去年,三花想招五六十名员工,最后一再放低用工条件,才招到个位数的工人。而且,这些工人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不符合最初的招工要求。机器换人帮助三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招工难等燃眉之急。
而在纺织制造业,近年来人工成本上涨让纺织企业感到了经营压力,许多纺织企业开始寻找降低人工成本的方法。机器换人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纺织企业可以通过先进设备和工艺的引进,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纺织企业还可以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淘汰冗杂劳动力,节省成本支出。
江苏双山集团利用异纤检测机每年节约用工近200人。由于市场上对纱线异纤要求特别高,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江苏双山集团投入500万元,购进10台纺纱异性纤维检测机。过去异纤均由人工拣除,每人每天拣300公斤,并且质量难以保证,现在用异纤检测机一台车一天可以检测6吨左右棉花,可以节约用工25人左右,并且保证了异纤剔除率,每年可以节约工资支出达400万元,节约用工近200人。
二、机器换人有哪些政策支持?
嘉兴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机器换人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企业技改投入;成立机器换人推广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政府出政策、造氛围,为企业机器换人提供引导和支持,这就是推进机器换人的嘉兴模式。
嘉兴市提出了机器换人1718工程,即力争三年内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700亿元,实施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1000项、总投资800亿元。并且,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机器换人推广服务中心,致力于联合与机器换人有关的研究开发、生产制作、工程安装等方面的机构与专家,为不具备自己实施机器换人能力的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此外,还专门制定下发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开展机器换人的目标和路径。规定市级工业发展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优先向机器换人项目倾斜,同时还通过充分用好税收抵扣和加速折旧等一系列支持企业机器换人的政策措施,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衔接等多个途径,着力推动全市企业实行机器换人。
永康市三大政策支持机器换人
永康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企业机器换人的热情,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加大技改补助力度。对进口高档设备奖励10%,国产高档设备奖励6%,国产普通设备、配套公用设备及环保安全设备奖励4%。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对机器换人项目的信贷资金达26亿元。同时,我市还成立2亿元工业企业应急转贷基金,优先机器换人项目贷款转贷使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三是加大科技人才支撑力度。2012年,实现新增省科技型企业8家、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6家;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新设立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家,科技人才的支撑有效提升了企业机器换人的水平。
海宁市印发《关于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试行)》
围绕海宁市工业强市建设战略目标,为加速有效投入,实现存量提质、增量选优,建设工业强市,现就组织实施机器换人专项行动(20132015年)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扶持,大力推进试点工作。
每年在全市规上企业中评选一批机器换人试点企业,对成效明显的试点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奖励。
1.明确实施范围。到2015年底前,规上工业企业项目投资在500万元(含)以上,其中设备投资300万元(含)以上,并符合市重点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发展方向。
2.确定试点企业。对在实施范围内的企业,实行企业自愿、政府审核、动态调整的原则,由市经信局每年年初向相关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表和意向申请表,了解企业投资计划,对申请加入机器换人试点的企业按产业目录、投资额大小、项目质量、减员增效前景等进行量化评估,最终确定试点企业名单。每年确定机器换人试点企业100家以上,其中机器换人示范企业10%左右。机器换人示范企业必须是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具有行业推广价值的企业。同时,对未按计划开展机器换人的试点企业实行淘汰,以确保试点工作质量。
3.加大政策支持。对列入开展机器换人试点的企业,通过投资项目实施,企业劳动生产率、人均和亩均产出、人均和亩均税收等相关经济效益指标提高明显的,经审计验收后,可享受高于面上技术改造项目的奖励政策。若试点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后,相关指标较试点前未有明显提升或低于全市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不得享受试点奖励政策。对被评定为机器换人示范企业的,给予一定奖励。
(二)加强对接,培育发展智能装备。
智能装备产业是机器换人的基础保障,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机器换人为抓手,加快推进我市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重点要发展数控技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提高制造自动化和集成化水平;发展与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推行并行工程、敏捷制造、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制造方式;研究开发新工艺,推广新型制造技术,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建立市智能装备企业库,引导我市数控机床、工业jrs英超直播吧_jrs直播_极速体育nba直播吧等相关领域的智能装备制造和应用型企业加强与机器换人试点企业的对接合作。
(三)加强引导,组织小微企业实施。
在试点企业推广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全市广大小微企业利用jrs英超直播吧_jrs直播_极速体育nba直播吧、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智能改造,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改善劳动力的结构。由各镇(街道)、开发区组织一批小微企业机器换人项目,进行定期统计。
东阳市两化融合推进机器换人
为大力推动机器换人,东阳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引导力度,去年实施两化融合630计划,设立了1000万元专项扶持基金,召开了磁性材料和医药化工两个行业的现场推进会。31家试点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实现减员1000余人,增效1.5亿元,国家级磁性材料产业基地通过复评。今年,东阳市财政又拿出3500万元鼓励科技创新,在磁性全行业规上企业推行机器换人技术改造。
东莞砸1200万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东莞用1200万资助企业机器换人正是东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解决方案之一。这一措施,为东莞制造业发展明确了一个方向。先进制造业,绝不能依靠生产线工人的简单劳作,而要不断提高产业自动化水平,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进行智能技术改造。
知名经济学教授林江认为,这一措施,为东莞制造业发展明确了一个方向。制造业发展,不能总是依靠生产线工人的简单劳作,而这也正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标志。它表明,东莞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又迈进了一步。
三、机器换人是否有后遗症?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就业数量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技术进步会使就业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会带来产值增长,扩大就业空间。机器换人首先是成本问题。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机器换人,正是由于当地劳动力成本增长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此水平下,企业经过核算发现与引入机器生产的成本相当。并且,机器也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低,除了替代人工的设备之外,往往还涉及更多生产设备的改进或更新,甚至涉及整个生产流程的改造,一次性投入比较高。
在浙江等地,面对招工难能够投资引入机器替代的多数是资金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小企业招工的难度可能更大,但想引入机器又面临较大的资金困难。浙江省经信委的调查显示,53.4%的受访企业认为只有在政府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时才会考虑机器换人,原因主要是机器换人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以企业现有财力无力承担。
此外,机器换人也有限制条件。不是所有的制造行业、所有的工序都可以通过机器替换,即便是近年来生产自动化程度快速提高的纺织业,有不少环节也是机器做不了或做不好的。所以,引入机器,替换了一部分人工,但有可能产生新的劳动力需求。譬如使用了机械手或小型jrs英超直播吧_jrs直播_极速体育nba直播吧,承担了过去一部分流水线上劳动力的工作,但新设备的操作、维护也需要人来做,派生出新的劳动力需求,可能数量会少一些,但就业质量会提高。
劳动科学研究所鲍春雷博士承担了关于创新驱动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课题,他表示,单纯考察技术进步对就业数量的影响,的确存在技术排挤劳动的状况,但着眼于整个产业发展与就业间的关系,则未必如此。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均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就业数量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会因技术进步使就业数量减少,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就业弹性在整个制造业中居于前列,产业升级本身会带来更高的产值增长,从而保证了就业增加,还会增强产业间的关联性,使产业分工细化,衍生出新的行业和就业岗位。不宜简单地认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会带来失业增加。总的来说,机器换人虽然有可能造成一部分工作内容简单且重复的人失业,但也会产生新的要求掌握机器操作的岗位,对待是否影响就业不能一概而论,并且,目前机器换人后遗症还没有大规模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