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人 > 网红 > 正文

“苦学”与“乐学”的对立的统一

未知 2019-05-08 10:07

4月23日,一年一度的国际读书日即将到来。近些日子,媒体上谈读书的文章也多了起来。鉴于时下人们的的阅读,较多的是通过网络、手机进行浅阅读,看来也似乎摄取了不少知识和信息,实际上多是一些零碎的表层的东西,而有效的阅读则是要伴以深层次的系统的思考的。因此,不少人主张阅读要多读经典性的书,要开动脑筋,“俯而读,仰而思”,以便切实获得阅读的成效。

浅阅读的盛行,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给阅读带来巨大便利,、鼠标一点或手指一按,就能获取有关信息,阅读似乎可以轻松的进行。然而,这只是限于浅阅读,读那些能启发人智,成为“人类进步阶梯”的经典,却是要勤奋用功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冬”,这是亘古不变的读书真理。

对这些看法,我都十分赞同。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说不可醉心于轻松的阅读,要费劲读书和读费劲的书。

不过,对那种把“苦学”与“乐学”完全对立起来的说法,我也不完全赞同。读到一篇文章,完全否定“乐学”,否定“悦读”,认为阅读就是“一件乏味甚至艰苦的事”。这样说尽管意在强调要“苦读”,但有点“过”了。过则失。有句名言:真理再向前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就会变成荒谬。宣扬“苦学”是对的,但不可完全排斥“乐学”“悦读”。“苦学”之苦,强调的是学习要刻苦、勤劳,并非是痛苦、困苦。相反,只要是自觉的阅读,在勤苦中却往往伴随着欢乐。“读书之乐乐如何”,不是为历代读书人所咏叹吗?当今社会上有“悦读”之说,中小学有“快乐教学法”,只要不是否定阅读所必需的勤劳辛苦,这样的“乐学”与“苦学”是并不矛盾的。

从哲学上说,“苦”与“乐”也是对立的统一。苦与乐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谁也离不开谁。收获是“乐”,耕种就是“苦”。没有“十年寒窗苦”,就没有一旦成才乐。过于强调“悦读”,要“变苦学为乐学”的说法,是不妥的,但阅读也并非注定是“乏味”的,也自有它的乐趣。鲁迅谈到“嗜好的读书”,就指出它不受具体功利的羁绊,在阅读中会得到“深厚的趣味”。据此,我以为,不要让“苦学”与“乐学”打架,而是让两者推手起来,促使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展开,不断提升阅读的成效与水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