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人 > 正文

“一周开20个会”,谁来抓落实?

未知 2019-03-29 11:13

“光落实一项金融扶贫政策,我们去市里开过一次会后,又去县里开,接着乡镇又开了一次。其实会议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三番五次开同样的会,太耗费精力了。”中部某市某村扶贫工作队长任某说。(3月25日人民网)

近日,媒体报道称,东北某市一位基层主官一周开了大大小小快20个会;一位地级市农委主任惭愧地说,“去年一年没有一天到农村去调研。不是不想去,被大大小小的会议缠身,实在走不开……”

一周上班时间只有5天,就是加上周末,也只有7天,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干部上午参加一个会议,下午参加一个会议,满打满算一周也只能参加14个会议。如果一个基层干部一周开了大大小小快20个会,加上来来回回的时间,那确实可能为了开会而“5+2”“白加黑”。一个干部一天的工作基本上在会场,整天从这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长此以往,谁来抓落实?

任何一项工作落实肯定才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基层干部都陷入文山会海,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开会上,那自然就很难抽出时间来走村入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踏踏实实地抓落实。如果基层乡镇干部无法亲力亲为去抓落实,为了政绩,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他们完全可能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这就可能造成如果只靠材料,看报表是形势大好,而一到基层实地一看,却又与材料大相径庭。

几年前,《求是》杂志发表了《关键在于落实》的文章,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中引用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这是对“文山会海”的绝妙讽刺。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工作要抓落实,要让群众满意,只靠开会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必须要广大基层干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村入户,去实地抓落实。

“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这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工作常态。各地要凭借“基层减负年”这股春风,大刀阔斧地向文山会海开刀,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让基层干部少去会场,多去现场抓落实。

标签